长颈鹿作为植食性动物,其饮食结构以树叶、嫩枝、果实和花朵为主,但不同生长阶段及栖息环境会显著影响其食物选择。在野生环境中,金合欢树是长颈鹿的核心食物来源,这种灌木或小乔木的树高2至4米,恰好适合长颈鹿啃食。它们尤其偏好金合欢顶部的嫩叶,这些部位水分含量高且营养丰富。然而,金合欢树进化出防御机制:当长颈鹿啃食时,10分钟内剩余叶片会分泌苦味毒素,迫使长颈鹿转向其他植株。这种动态觅食模式要求长颈鹿具备高效消化能力,其每天需摄入约30至45公斤食物,其中树叶占比超过70%。
在人工饲养环境下,长颈鹿的食谱会结合地域特色进行拓展。例如上海动物园冬季会投喂燕麦麦芽,云南野生动物园则提供香椿、刺五加等云南特色植物。这些食物不仅丰富了营养结构,还能增强免疫力。此外,长颈鹿对苹果、大白菜、胡萝卜等蔬果也表现出明显兴趣,这类食物在动物园中常作为补充饲料。需要强调的是,长颈鹿的消化系统依赖反刍机制,其四个胃室的复杂结构使它们能高效分解高纤维植物,但无法消化肉类,因此"吃肉"的说法属于误解。